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简介
本学科创建于1934年,以虞宏正院士及朱显谟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奠定了基础,经过几代科教人员八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发展成为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本学科是我国首批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土壤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及省部级野外观测研究站4个;近4年,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等项目共330余项,到位1.95亿元。
1、 定位与目标
学科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紧密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以西部旱区土壤、水分、养分、微生物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为核心,面向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提升学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引领旱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使本学科成为国内领先、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及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
2、 优势与特色
(1)旱区土壤水碳氮过程及模拟研究助推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长期开展黄土高原水土过程、水分-植被互作以及植被恢复理论和技术研究,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由1999年的31.6%增长至2019年65.0%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8年入选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成果。
(2)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引领旱区绿色发展。长期开展旱地土壤培肥、农田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利用研究,在旱地土壤地力提升、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调控、旱作氮素营养与氮肥合理施用、作物硒锌生物强化理论与技术、施肥与环境、土壤新型污染物环境行为与修复技术等方面具有深厚学术积淀和重要影响,为旱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黄土高原旱地氮磷养分高效利用理论与实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创新旱区农业微生物生态理论和关键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开展旱区特有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根际微生物与作物抗逆等研究,获得大量具有促生、抗逆和生防功能的微生物资源,提出旱区农业微生物生态的创新理论和关键技术,形成了从微生物资源收集、理论和技术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特色优势。获陕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3、 人才培养目标和党建
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任务,通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以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农林人才为标杆,培养服务西部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领军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
学院党委是学校党建标杆院系,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凝神聚气,助推学科发展;实现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党支部”2018年荣获首批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和“样板”支部。
4、 学科方向设置
经过长期积淀和交叉融合,形成了4个学科方向:
(1)水土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研究旱区土壤水土过程及水碳氮循环过程、机制及模拟,多尺度植被-水互作和水碳氮耦合模型建立,旱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等。
(2)土壤污染过程与防控:重点开展旱区典型污染物环境状况、行为与过程、风险识别与鉴别、防控方法与技术,致力于土壤环境和健康质量的提升。
(3)地力提升与养分管理:重点研究旱区土壤障碍因素消减与培肥、微生物-土壤-植物互作与调控、农田水肥高效利用、作物生物强化、养分资源管理及环境效应等。
(4)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重点研究资源环境和作物长势信息遥感反演模型构建和智能化识别获取方法,不同区域尺度资源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
5、 国内外影响
(1)拥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本学科有科教人员8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有海外学术背景教师占85%;多名专家起草的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担任国际期刊副主编或编委15人次。
(2)科技创新影响力不断提升。水土过程研究得到国际高度认可,部分研究成果编入美国大学教科书《Soil Physics》、《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及《Methods of Soil Analysis》等国际权威著作;4年来,主持国际合作项目5项,主办国际会议4次;在Global Change Biology等TOP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对学校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0.1%和1%的贡献分别是31%和67%。
(3)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先后培养了于天仁院士、张福锁院士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近20年,培养高层次人才1573名,近50%的博士和60%的硕士扎根西部,成为西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主要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部门负责人,为西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及生态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本学科始于1985年农业环境保护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农业大学中最早开展土壤及作物中元素背景值、形态、生物有效性及污水、污泥综合利用研究的团队之一;1996年获批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形成本、硕、博及博士后一体的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具备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及省部级野外观测研究站4个,近4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3项,总经费近6000万元。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排名第352名,达到4.0‰。环境科学专业为陕西省“双一流”专业,获批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本科办学项目。
1. 学科的定位与目标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围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人类健康等国家战略,立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环境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服务生态环境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使本学科整体水平达到特色鲜明、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一流高水平学科。
2. 人才培养目标和党建
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通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以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环保人才为标杆,培养服务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领军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
学院党委是学校党建标杆,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助推学科发展,实现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教工环科党支部三年获得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先进党支部”称号。
3. 学科优势与特色
(1)聚焦水土环境污染修复,保护西部区域环境
针对西部地区水土环境污染,揭示了新兴污染物、有机物与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归趋,研发了多种修复材料;构建了强化人工湿地和等离子体-零价铁同步去除水体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技术,为水、土环境污染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
(2)瞄准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助推旱区农业绿色发展
针对农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保氮、温室气体减排及重金属钝化等清洁堆肥系列技术,丰富了有机废物好氧堆肥、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染控制的方法及理论,推进了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制定行业标准2项,出版专著3部,获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国际生物过程协会杰出科学家奖1项。
(3)立足退化生态环境恢复与全球变化,强化西部地区生态安全
围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剧烈环境演变问题,揭示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碳氮转化过程的互作机制,阐明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与控制因子,定量化评价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环境影响,为脆弱生态关键带的恢复和全球变化对策提供依据。在Global Change Biolo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4. 学科方向设置
(1) 旱区环境污染诊断与过程:重点研究旱区典型污染物的赋存形态、风险识别、行为与过程,揭示区域环境污染特征与迁移转化机制。
(2) 农业水土污染防控与修复:重点研究水土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修复技术和原理,形成高效实用的污染修复技术体系,服务农业绿色发展。
(3) 农林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重点研究农林废弃物的处理、资源回收及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和原理,促进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4) 退化生态环境恢复与全球变化:重点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土壤碳氮转化与温室气体源汇关系、全球变化的环境效应,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应对全球变化的策略。
5. 学科影响
(1)拥有一支影响力较大的科教团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有科教人员49人,其中具有海外学术背景教师占85%,担任国内外期刊副主编或编委10人次。在新兴污染物环境归趋、土壤污染诊断与修复、水处理新技术及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等领域的研究得到国际认可,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并被广泛引用;4年来,主持国际合作项目5项,主办国际会议4次;对我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1%的贡献为67%。
(2)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先后培养了李宗利(哈佛大学终身研究员)、吴永红(杰青)、魏孝荣(优青)和王云强(青拔、优青)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近20年,培养高层次人才800余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主要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部门负责人,为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农林废弃物处理、生态修复示范、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技术服务工作,指导30余家养殖企业累计生产肥料30多万吨,实现经济收益3.6亿元;建立生态恢复示范基地10万亩;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1万余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5亿元,间接效益8.65亿元。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